智慧足迹联合承办“规划与治理的大数据支撑论坛”圆满召开!
2021年4月10日,由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主办,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和智慧足迹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规划大数据应用专业委员会、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城乡融合发展专业委员会、《规划师》编辑部、杭州飞时达软件有限公司、国匠城联合协办的 “ 道器变通——规划与治理的大数据支撑 ” 论坛在杭州市西湖文体中心圆满召开。
本次论坛分为上午和下午两个半场,分别由浙大规划院副院长、总规划师许建伟,宁波市规划院副院长高惠君主持。由领导致辞、学术演讲、专题报告、漫谈沙龙四个板块构成,内容涵盖多源大数据采集、模型算法、大数据规划编制、空间治理、数字乡村场景应用研究等。通过本次论坛,充分碰撞行业智慧,加强技术交流,旨在共同提高大数据在规划编制与空间治理的应用水平,助推规划大数据应用研究取得新成效。
01 领导致辞
论坛由浙江大学控股集团总经理、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董事长徐金强先生致开幕词。表示浙江大学控股集团、浙大规划院将积极响应中央号召,落实数字浙江战略,在数字规划相关领域的探索,并希望借助本次论坛能够促进大数据创新的学术引领和行业交流。
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张勇先生肯定了大数据技术能为规划领域提供重要支撑,同时希望本次论坛能有助于加强行业交流与技术发展,提高规划编制水平,提升国土空间编制管控治理水平。
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规划大数据应用专业委员会主任、宁波市规划院副院长高惠君女士强调,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广,城乡规划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作为从业者应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强化大数据思维,全力助推数字化改革。
《规划师》编辑部执行主编刘芳女士代表行业媒体远程发来了祝贺,肯定了本次论坛的学术意义。表示作为知名媒体单位,将义不容辞、一如既往的做好服务工作,助推行业学科发展。
02 学术演讲
本次论坛邀请到了规划与交通领域的四位大咖教授分享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智能交通研究所所长、智慧交通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殿海教授介绍了他的团队在交通治理转型、多元交通大数据获取以及城市交通运行特征方面的探索,提出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实际上是一个大方向,希望未来有机会将两者融合成一体化的研究。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成环境技术中心副主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新技术应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钮心毅教授以人的活动强度叠合遥感数据,来构建城市建设用地及低效用地的监测预警的指标体系。并从这一新视角对比了杭州、武汉、西安、西宁四个有代表性的城市,同时提出了大数据应用不断简化、高效、实用的目标导向。
武汉大学城市规划系主任、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大数据专业委员会委员牛强教授围绕着新时期大都市郊区化这一时代特征,用多源大数据方法为大家详尽介绍了信息时代的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通过发现与总结武汉市郊区2.0的总体特征,指出如何通过改善职住关系,来引导建设高质量的生活导向,高效率的就业指导,从而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浙大城市学院、 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委会委员、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副理事长陈秋晓教授通过两个实际案例,为大家详细介绍了时空大数据支持下的城乡空间研究,分享其研究方法、过程和结果。指出通过一些合适的手段和方法建立一定范围的数据共享,可以有效解决一部分的数据源获取难题。
03 专题报告
本次论坛的专题报告环节邀请了省内外八位设计院、高校及数据科技公司的嘉宾,就规划应用、空间治理、平台建设等角度进行分享。
浙大规划院创新与信息技术研究分院主任、大数据与空间创新实验室副主任章俊屾: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在多源异构数据的获取方面的一些探索,以及将大数据应用于国土空间规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区域发展规划、小街区城市设计等项目领域的尝试。
浙江工业大学城乡规划系副主任、大数据与空间创新实验室副主任丁亮:多源大数据在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中的实践探索,指出依托于传统数据的传统分析方法,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因而在以大数据为基础,采用一些新的分析方法,已然成为城乡规划编制的一个标配的工具。
智慧足迹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大数据与空间创新实验室副主任赵华:智慧足迹的数据模型及数据库建设,以及手机信令大数据在国土空间规划及城市体检当中的应用。并将多源数据在抗疫、就业、经济、人口流动等场景应用进行分享。
规划大数据应用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宁波市规划院数字空间研究所所长蔡赞吉:宁波院近年来开发的一系列数据治理平台,指出规划行业数字化转型和信息化建设,已经开始崭露头角,能够为政府部门转型做出更多的贡献。将通过专委会为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规划院力量。
华东院规划发展研究院城市规划中心副主任刘宇:团队在浙江省域空间治理数据平台的建设成果,介绍了省级平台“3+X”的系统架构,以及面向党、政、社、企、民五位一体用户群的战略构想。并就空间治理工具箱、智能分析的应用场景、指标体系及核心问题做了详细解读。
规划大数据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城乡院创新研究中心/ 智慧城市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星月:从买房和交通出行两个小故事引出作为一个规划从业者对于大数据的思考,以案例的形式,分享了大数据在分析区域联系、同城化、人口研究、轨道交通、公交车及出租车出行、视频探头、及卫星影像方面的应用。
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信息中心主任裘斌:杭州市院将手机信令数据应用于国土空间规划的探索,介绍了他们团队基于手机信令数据打造的国土空间系统平台和移动开放手机信令平台,深度支撑杭州市国土空间规划。
浙江大学(南浔)物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浙大规划院农业与生态规划分院院长袁康培:关于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数字农业方法论,带大家跳出了物理空间和物理世界,看数字如何赋能农业。表示对于规划的从业者来讲,理解整个数字化理解的逻辑和空间的应用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漫谈沙龙环节由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城乡融合发展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浙大规划院院长助理杨飞博士主持。通过访谈对话的形式,六位嘉宾分别分享了他们的大数据应用方面的经验和感悟,并就数据模型、数据产品、规划师学习大数据分析的必要性等问题展开讨论。